Friday, July 3, 2015

怎样在Google Scholar去掉自引?

Excluding self-citation in Google Scholar
By Brinxmat
It seem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some extent at least) to exclude self-
citation in Google Scholar, this is how:
Search for author name in the usual way
Click “cited by number“
Identify how Google Scholar represents the name you want to exclude in the 
hits (typically “A Name”)
Add a standard Google query string which excludes the name you identified in
point 3 to your current citation url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q=-“A Name”
A practical example of removing self-reference: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by N Chomsky without self citation:
This reduces the original number of hits from “around 12,350″ to “around 
11,600″.

Thursday, July 2, 2015

Low Citations TSC EB1A pp approved in 2 days

06/07: e-file 140
06/26: 材料和pp一起寄出 (律师是等收到140纸质receipt之后再寄材料)
06/29: 材料寄到tsc
06/30: Acceptance
07/01: Approve

我的状态更新比较简单, 并没有pp clock stop的状态,8点钟收到第一封email,显示
post decision activity, approve, 8点半又有一封,显示decision, approve.

——————— 背景 —————————
物理postdoc,做的领域非常冷门

Journal article: 13篇,都是英文,其中一作11篇
citation: 76,这还没有分自引他引,如果除去自引,独立引用连50个都没有
review: 18

推荐信5封,都是独立的。两美国,一中国,一日本,一德国。有三个推荐人是引用过
我文章的,其他两个是通过开会、还有老板关系认识的。

——————— 感想 —————————
实在讲,我这是标准弱case了,独立引用50不到,没有牛文章,没有牛推荐人(院士一
个没有),没有media report,没有显赫的award。做postdoc这几年一直在努力积累背
景,可是无奈当初入错了行,做的纯理论的课题,发文章不容易,每篇基本都是自己写
,挂名文章的机会完全没有,因为圈子很小,引用一年也涨不了10个,老实说,我就算
再做十年博后估计引用数也赶不上版上的平均数。这些年经历下来真心感叹冷门领域的
艰难,工作没人care, 引用少不说,经费也极其难拿,去年一整年,我一直争取让学校
把title改成research scientist然后办eb1b,可是我们学校这方面非常严格,我老板
虽然支持,但是学校就是不同意,嫌我老板的经费太少。今年早些时候老板又告诉我快
没钱了,让我赶紧谋后路。这才被逼无奈,硬着头皮上eb1a。

问了一圈律师,我也说了我做的方向很冷门,引用率就是很低,得到的反馈大部分都是
你这个引用eb1a很悬,推荐办NIW。后来Ban liqin律师回信说既然你的方向特别,那就
专门说明一下就好了,也没什么,也没有提让我再办NIW,于是就签了。虽然律师帮写
推荐信,但是我想着自己背景弱,自己得多用心去挖掘亮点,所以推荐信草稿都是我先
写了再让律师改的,毕竟自己比律师更清楚自己的研究成果。引用这么少,自然没有区
分自引他引,连引用数也没有在petition letter里面提,就是尽量强调几点:引用的
杂志好,引用的机构分布(有牛校的人引用)、国家分布,引用的作者(有牛人引用)
,多从间接的角度来证明引用的质量。我们专业比较特别,主流的一个杂志IF也不高,
就6左右,我在发掘亮点的过程中偶然找到了我们专业最近的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的CV,
他在CV的最后列出了他认为自己生平最重要的8篇文章,其中6篇都发在这个杂志上, 我
自己在这个杂志也发过文章,也审过文章,也被引用过,于是这个诺奖得主CV最后这段
被我拿来证明杂志的地位,证明发文的质量、引用的质量、审稿的质量。杂志的排名也
用了,如果纯按impact factor来排,前面的肯定都是nature, science, 还有各种
review杂志(各个专业都有这种review期刊),主流的、大家常发的杂志就被挤到后面
去了,如果按照其它指标,比如三年引用数、每年引用数,还有诸如eigenfactor之类
更合理的指标来排得话,主流杂志就靠前了。能找的各种排名我都找了,有Thomas
Reuter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有SCImago Journals & Country Rank,有
Google scholar metrics,总之哪个有利用哪个,都有利就都用,怎么排有利就怎么排
,有些杂志交叉学科,就选排的高的那个排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杂志(不管是发文,
引用还是审稿)的地位。列出这些排名证据的同时我避开不谈这些杂志的引用水平(杂
志文章毕竟做实验的多,引用整体高,没法比)。

这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各种心酸苦楚按下不表,在这个版上学到了很多,我很少发文
,因为自己case太弱,都不好意思拿上来,看到大家100多的引用都说弱,好几百的引
用都RFE,我只能默默不做声。这次写这么多,是回报本版,也是为了给大家增长信心
,尤其是想我一样身处冷门领域、引用低的朋友们。只要好好准备,多花心思去挖掘证
据,(因为背景弱,所以尤其要上心,哪怕律师再好,自己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律师毕
竟不熟悉你的专业细节),肯下功夫,肯琢磨,一样有很好的成功机会。

祝福所有正在焦急等待的人早日直接过;
祝福所有收到rfe的人都能顺利提交材料,早日通过;
正在看我的贴,和我一样担心背景弱的人,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我希望我的案例给
你们信心,能上的就大胆上吧,祝福你们早日通过。

Sunday, June 28, 2015

EB1A被RFE后批了

写PL就像是写GRANT,一定要用PLAIN LANGUAGE。这也是为什IO会在每一个满足条件的CRITIRIA后面写上,“the plain language of this criterion has been met”。因此,把你的PL给你配偶看,给不是你领域的美国人看,甚至给中学生看。 

好好组织PL是关键的关键。我RFE就是把20页的PL浓缩成了一个12页的PL。突出重点,问什么答什么。适当HIGHLIGHT关键词。我没有补一封推荐信。所以RFE答复过程中,新的推荐信不是必须的。 

我在准备RFE的PL同时,读了10多个AAO的CASE,把有用的话都抄下来,放到自己的RFE PL里。用处很大。读了AAO的CASE,就知道有些错 
误绝对不能犯。比如我CLAIM了一个奖,如果是集体奖,就很容易被DENY,因为集体奖里面个人的贡献很难判断。要么不CLAIM,要么不提这是个集体奖(当然前提是你的奖状里只有你一个人的名字)。 

 CONTRIBUTION 很重要。相信很多人也觉得CONTRIBUTION最难写。 

我在回复RFE时尝试了很多种CONTRIBUTION的写法,最后发现两部法最好,先提纲式的讲自己做了哪几个方面的贡献,~3个最好。用平实的语言讲每个贡献是什么,有哪些亮点。一定要突出ORIGINAL(比如我在癌症研究这方面发了10多篇好文章,被引用200 
次以上,有多个媒体报道等等,这算一个贡献;然后讲我发明了一个新药,对治疗什么疾病有用,专利已经被买断等等,又是一个贡献) 

接下来的部分,讲contributions的重要性 (major significance )。这要提供硬证据,包括你的工作对别人的影响,有无媒体报道,有无广泛应用和引用,对自己领域有无创新。然后每一个硬证据后面最好附上推荐人的话作为软证据。软硬结合,不信CONTRIBUTION通不过。 

二步法里TOTALITY 是关键,现在一定要自己写TOTALITY,而不是让IO来评判。主要就是讲自己发的文章TOP,引证次数TOP,引证你文章的人是牛人,推荐人是牛人并且说你牛。我用一个表把自己发的文章排名,影响因子都列出来,一目了然。油灯图也上了。应该是派上用场了。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都早日拿到绿卡

RFE葵花宝典

第一现在实行两步法:1,10项符合至少3项;2, totality在top1%。

所以写作PL要紧紧围绕1个中心:以你的totality在top1%为中心,2个基本点:(1)10条符合3条和(2)你已经对美国作出杰出贡献并继续做贡献。这个是前人老大和四月妹还有WCGKILLER的基本观点,我很赞成。

中心:以你的totality在top1%为中心。这个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即使你十条都符合也没用。
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去准备:
(1)引用次数。如果你的引用大约200,你不用担心了。但是如果你的引用不到200,参考相对引用次数。一定要在你的field比较,一定要向引用少的field比如工程,CS等靠。
提供几个证据共大家参考。
a,Journalology, KeyWords Plus, and Other Essays, Vol:13, p.45, 1990 Current Contents, #7, p.3-14, February 12, 1990) was performed by Dr. Eugene Garfield, chairman & 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b,http://info.scopus.com/ 输入关键字,排序看看你的文章引用排多少?top3%以上的都可用
c,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story.asp?storyCode=405789
d,如果你是化学化工,太好了。请看:CE&N online version 2010 Oct 25。这个告诉你你的citation在化学领域绝对不少!
e,如果你和我一样,怎么数独立引用都不到70,那就把“独立”二字去掉,写“引用次数”,这回可以大于100了吧。神马?我才101,同学,101也是100多次,199也是100多次。写出来要有艺术感。101就写100多次,199就写200次。IO要是真的那么勤奋,你的case也不会等8个月了。
总之,一定要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IO一大跳。这世界不是牛人少,而是吹牛皮的人少。只要你肯吹,IO就会把你当牛人。

(2)推荐信,你的推荐信中一定要提到你是本领域里top1%的。这个最容易做到,何乐而不为?推荐信组合最好是这样:
×国家分布越广越好,当然都的是发达国家,刚果这类国家不知道有没有教授,有也不能要;
×工业界学术界分布平均比较好;
×非学术界比如州长市长的推荐信没用;
×中国教授推荐信一般不要太多;
×名校的推荐信一定要有,尤其是Texas名校比如rice,austin等,havard,MIT也不错,高中文化的IO肯定不会知道那个教授多牛但一定知道rice,austin,havard,MIT,说不定他们的子女兄弟都在这些学校;
×教授不能太牛,EB1A,IO有时候会拿你和推荐人比较,这样一比你就惨了;
×院士,炸药奖得主推荐信不是必须的;
×能要要到havard等牛校一个年轻教授推荐信最好,如果他和你发表差不多数量的文章,IO一看就知道你是havard level的牛人。
×总之,推荐信谁写不重要写了什么很重要。

要推荐信,首先找老板和committee member,平时要多在老板眼前晃尤其工作时候,多陶瓷,多拍。看到用他们的时候了。小技巧,中国那些有古香古味的扇子,瓷器,服饰等,回国的时候买他一大把,100人民币能买一大捆。到美国就可以送了,送老板和committee member。时间要挑好,不要到要推荐信的时候再送,显得多不合时宜。平时就要送,thankgiving,圣诞,美国节假日好像很多,只要别母亲节送就行了。平时把工作做到了家,到时候要推荐信岂不是水到渠成?要老板推荐信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顺便让老板给介绍个牛校小教授帮你写一封。你要是薄厚,现老板+他给你介绍的教授;博士老板+他给你介绍的教授;你应该还有合作伙伴和committee等(送扇子了吗??是人就吃这套相信我!)+他给你介绍的教授。6-7封,齐了。还用去群发email要吗?正所谓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

(3)如果你有以下经历太好了,你又有机会申诉你的top 1%。
a,你是否年均内发表1作文章数>3。如果是,你做一个调查表,里面放入名校的教授发表文章数,这个数这么算。教授年均文章数除他组里的人数,哈哈,你会惊奇发现原来每个教授不过如此,和你怎么比???!!!
b,有没有the most cited article?如果有,太好了,使劲吹。所有的推荐信上都要强调这是top1%。
c,有没有拿过什么funding?若有,你一定要使劲吹,还要拉上评委和你一起吹,多么强有力的证据!
d,有没有主持过会议?做过某大奖的评委?某委员会的委员评审初级成员的资格?要是有,你牛比了,拉上评委主任,和你一起吹!!!
待续。。。。。。
e,你几年拿到PHD?我3年拿到phd。开始老大他们说这个不算。但是后来读了USCIS的instruction,人家明确说所有能支持你牛逼的材料均可列出。所以,根绝CE&N online version 2010 Oct 25我就列上了该点。
(4)你短时间内是否review了大量的文章?如果是,太好了,你有可以吹牛了。

基本点:10条符合3条。去看看你符合哪3条?大多数人喜欢claim:authorship,contribution,review。这里claim越多并不一定越好。记住达到底线就行了,关键是totality要在top1%。

authorship,contribution,review中authorship和review两条是硬性的条件而
contribution是吹出来的,是软的。这里找不找律师关键在于contribution和totality。你要是觉得你能把握好这两点(contribution和totality)你完全没有必要找律师。但是相信很多人不能组织好书写好这两点。

什么叫review中authorship是硬的条件?就是说你必须发表一定数量文章review一定次数,否则很难过这两点。按照老大四月妹的说法,5-10篇1作,20-30次review能确保过这两点。我个人观点也差不多。如果你只发表了1-3篇science/nature/cell,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进“千人计划”。但是我个人觉得申请绿卡文章数量远远比质量重要,因为只有高中文化的IO根本分不清science/JACS和TL有什么区别。review次数很重要(按篇计算)。review文章的journal也很重要,你只有给你领域top级别的杂志review才有可能让IO相信你keep international acclaim。当然一般的杂志只要你肯吹,editor配合你吹,完全可以在IO眼里成为你领域中的TOP杂志。这两点需要达到,达到了基本最差也是RFE当然碰到人品差的IO也许会NOID,否则很难过,一定会给你NOID。总结一下,在此版多年,3条符合2条以上至少RFE,也有NOID比较少。如果只符合1条,一般是NOID。基本上RFE都是要求补充contribution和totality。

contribution是吹出来的,是软条件。相信我,只要你符合了review中authorship是硬的条件,你一定能够符合contribution。这里律师作用体现出来,他会帮你组织好书写清楚。contribution如果要自己写,一定去找找一下方面:
(1)别人是否大段引用你的文章?
(2)别人review你发表文章时候,时候给了大段的positive评论?
(3)你的工作如何影响了后人?后人如何在你基础上做出了有影响力的工作?
(4)你做的东西是否有专利?有,太好了,好好吹,专利三性是什么大家一定记得!专利是否被别人买?是否工业化?要是有的话,不用吹了,IO不是傻子已经完全证明了你的contribution。
(5)你的文章被多少国家作者引用?>15个吗,如果是,哇!世界贡献和影响都很大。
(6)你的文章是否被牛人引用过?什么样的牛人,炸药奖还是盖茨奖?要是本领域的牛人反复引用你的工作。一定要把它挑出来,让IO好好看看你的巨大贡献。

最后一定强调:你已经对美国作出杰出贡献并继续做贡献并附上证据。很多人忽略这点被RFE。最好的证据就是当前的offer letter和工作合同。

Saturday, June 27, 2015

Nature Index Ranking

Nature Index Ranking is more suitable to assess the research ability of certain institute.

Global Top 200

2014 ranking: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5/n7526_supp/fig_tab/515S98a_T2.html

2013 ranking:
http://www.natureasia.com/en/publishing-index/global/

Friday, June 26, 2015

我的485清单

贴一个本人的485清单,仅供参考。
Documents for primary applicant 

Adjustment of Status Application

1.    G1145
2.    Form I-485, 
3.    A check of $1070 (attached to I-485) 
4.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485)
5.    G-325A,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6.    I-693 (completed by a USCIS-designated physician and submitted in a 
sealed envelope).
7.    Copy of all DS2019 for J1 visa holder and notice of waiver for two-
year residency.
8.    Copy of I-140 Approval Notice or Receipt Notice (if not concurrently 
filed)
9.    Employment Verification Letter and a research proposal submitted to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to verify that I will keep working in this 
field.
10.    Copy of official birth certificate.
11.    Copy of marriage certificate.
12.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12.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 and visa stamps.
14.    Copy of I-797 Approval Notice for H1b.
15.    Paycheck stab for March, April and May 2012.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Application (EAD)

16.    Form I-765, Application for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17.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765)
18.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19.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s and visa stamps.
20.    Copy of I-797 Approval Notice for H1b


Advance Parole Application
21.    Form I-131
22.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131)
23.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24.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 and visa stamps.
25.    Copy of I-797 Approval Notice for H1b



Documents for spouse 

Adjustment of Status Application

1.    G1145
2.    Form I-485, 
3.    A check of $1070 (attached on I-485) 
4.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485)
5.    G-325A,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6.    I-693 (completed by a USCIS-designated physician and submitted in a 
sealed envelope).
7.    Copy of all DS2019 for J2 visa holder and notice of waiver for two-
year residency.
8.    Copy of I-140 Approval Notice 
9.    Copy of official birth certificate.
10.   Copy of marriage certificate.
11.   Copy of I-539 Approval Notice for H4 (with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12.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 (old and new) and visa stamps.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Application (EAD)

13.    Form I-765 
14.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765)
15.   Copy of I-539 Approval Notice for H4 (with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16.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 (old and new) and visa stamps.

Advance Parole Application
17.    Form I-131
18.    Two photos (Attached to I131)
19.   Copy of I-539 Approval Notice for H4 (with copy of Form I-94, both 
sides)
20.    Copy of passport biographical page (old and new) and visa sta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