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8, 2015

RFE葵花宝典

第一现在实行两步法:1,10项符合至少3项;2, totality在top1%。

所以写作PL要紧紧围绕1个中心:以你的totality在top1%为中心,2个基本点:(1)10条符合3条和(2)你已经对美国作出杰出贡献并继续做贡献。这个是前人老大和四月妹还有WCGKILLER的基本观点,我很赞成。

中心:以你的totality在top1%为中心。这个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即使你十条都符合也没用。
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去准备:
(1)引用次数。如果你的引用大约200,你不用担心了。但是如果你的引用不到200,参考相对引用次数。一定要在你的field比较,一定要向引用少的field比如工程,CS等靠。
提供几个证据共大家参考。
a,Journalology, KeyWords Plus, and Other Essays, Vol:13, p.45, 1990 Current Contents, #7, p.3-14, February 12, 1990) was performed by Dr. Eugene Garfield, chairman & founder of 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b,http://info.scopus.com/ 输入关键字,排序看看你的文章引用排多少?top3%以上的都可用
c,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story.asp?storyCode=405789
d,如果你是化学化工,太好了。请看:CE&N online version 2010 Oct 25。这个告诉你你的citation在化学领域绝对不少!
e,如果你和我一样,怎么数独立引用都不到70,那就把“独立”二字去掉,写“引用次数”,这回可以大于100了吧。神马?我才101,同学,101也是100多次,199也是100多次。写出来要有艺术感。101就写100多次,199就写200次。IO要是真的那么勤奋,你的case也不会等8个月了。
总之,一定要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IO一大跳。这世界不是牛人少,而是吹牛皮的人少。只要你肯吹,IO就会把你当牛人。

(2)推荐信,你的推荐信中一定要提到你是本领域里top1%的。这个最容易做到,何乐而不为?推荐信组合最好是这样:
×国家分布越广越好,当然都的是发达国家,刚果这类国家不知道有没有教授,有也不能要;
×工业界学术界分布平均比较好;
×非学术界比如州长市长的推荐信没用;
×中国教授推荐信一般不要太多;
×名校的推荐信一定要有,尤其是Texas名校比如rice,austin等,havard,MIT也不错,高中文化的IO肯定不会知道那个教授多牛但一定知道rice,austin,havard,MIT,说不定他们的子女兄弟都在这些学校;
×教授不能太牛,EB1A,IO有时候会拿你和推荐人比较,这样一比你就惨了;
×院士,炸药奖得主推荐信不是必须的;
×能要要到havard等牛校一个年轻教授推荐信最好,如果他和你发表差不多数量的文章,IO一看就知道你是havard level的牛人。
×总之,推荐信谁写不重要写了什么很重要。

要推荐信,首先找老板和committee member,平时要多在老板眼前晃尤其工作时候,多陶瓷,多拍。看到用他们的时候了。小技巧,中国那些有古香古味的扇子,瓷器,服饰等,回国的时候买他一大把,100人民币能买一大捆。到美国就可以送了,送老板和committee member。时间要挑好,不要到要推荐信的时候再送,显得多不合时宜。平时就要送,thankgiving,圣诞,美国节假日好像很多,只要别母亲节送就行了。平时把工作做到了家,到时候要推荐信岂不是水到渠成?要老板推荐信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顺便让老板给介绍个牛校小教授帮你写一封。你要是薄厚,现老板+他给你介绍的教授;博士老板+他给你介绍的教授;你应该还有合作伙伴和committee等(送扇子了吗??是人就吃这套相信我!)+他给你介绍的教授。6-7封,齐了。还用去群发email要吗?正所谓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

(3)如果你有以下经历太好了,你又有机会申诉你的top 1%。
a,你是否年均内发表1作文章数>3。如果是,你做一个调查表,里面放入名校的教授发表文章数,这个数这么算。教授年均文章数除他组里的人数,哈哈,你会惊奇发现原来每个教授不过如此,和你怎么比???!!!
b,有没有the most cited article?如果有,太好了,使劲吹。所有的推荐信上都要强调这是top1%。
c,有没有拿过什么funding?若有,你一定要使劲吹,还要拉上评委和你一起吹,多么强有力的证据!
d,有没有主持过会议?做过某大奖的评委?某委员会的委员评审初级成员的资格?要是有,你牛比了,拉上评委主任,和你一起吹!!!
待续。。。。。。
e,你几年拿到PHD?我3年拿到phd。开始老大他们说这个不算。但是后来读了USCIS的instruction,人家明确说所有能支持你牛逼的材料均可列出。所以,根绝CE&N online version 2010 Oct 25我就列上了该点。
(4)你短时间内是否review了大量的文章?如果是,太好了,你有可以吹牛了。

基本点:10条符合3条。去看看你符合哪3条?大多数人喜欢claim:authorship,contribution,review。这里claim越多并不一定越好。记住达到底线就行了,关键是totality要在top1%。

authorship,contribution,review中authorship和review两条是硬性的条件而
contribution是吹出来的,是软的。这里找不找律师关键在于contribution和totality。你要是觉得你能把握好这两点(contribution和totality)你完全没有必要找律师。但是相信很多人不能组织好书写好这两点。

什么叫review中authorship是硬的条件?就是说你必须发表一定数量文章review一定次数,否则很难过这两点。按照老大四月妹的说法,5-10篇1作,20-30次review能确保过这两点。我个人观点也差不多。如果你只发表了1-3篇science/nature/cell,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进“千人计划”。但是我个人觉得申请绿卡文章数量远远比质量重要,因为只有高中文化的IO根本分不清science/JACS和TL有什么区别。review次数很重要(按篇计算)。review文章的journal也很重要,你只有给你领域top级别的杂志review才有可能让IO相信你keep international acclaim。当然一般的杂志只要你肯吹,editor配合你吹,完全可以在IO眼里成为你领域中的TOP杂志。这两点需要达到,达到了基本最差也是RFE当然碰到人品差的IO也许会NOID,否则很难过,一定会给你NOID。总结一下,在此版多年,3条符合2条以上至少RFE,也有NOID比较少。如果只符合1条,一般是NOID。基本上RFE都是要求补充contribution和totality。

contribution是吹出来的,是软条件。相信我,只要你符合了review中authorship是硬的条件,你一定能够符合contribution。这里律师作用体现出来,他会帮你组织好书写清楚。contribution如果要自己写,一定去找找一下方面:
(1)别人是否大段引用你的文章?
(2)别人review你发表文章时候,时候给了大段的positive评论?
(3)你的工作如何影响了后人?后人如何在你基础上做出了有影响力的工作?
(4)你做的东西是否有专利?有,太好了,好好吹,专利三性是什么大家一定记得!专利是否被别人买?是否工业化?要是有的话,不用吹了,IO不是傻子已经完全证明了你的contribution。
(5)你的文章被多少国家作者引用?>15个吗,如果是,哇!世界贡献和影响都很大。
(6)你的文章是否被牛人引用过?什么样的牛人,炸药奖还是盖茨奖?要是本领域的牛人反复引用你的工作。一定要把它挑出来,让IO好好看看你的巨大贡献。

最后一定强调:你已经对美国作出杰出贡献并继续做贡献并附上证据。很多人忽略这点被RFE。最好的证据就是当前的offer letter和工作合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